?
川貝母是百合科,貝母屬多年生草本植物,植株可達-50厘米。葉對生,葉片條形至條狀披針形,花通常單朵,紫色至黃綠色,每花有葉狀苞片,苞片狹長,花藥近基著,蒴果長棱上有狹翅。5-7月開花,8-10月結(jié)果。
?
?
該種是藥材“川貝”的主要來源之一。是潤肺止咳的名貴中藥材,應(yīng)用歷史悠久,馳名中外。
?
文獻記載:貝母之名,始載于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,列為中品,曰:“貝母。味辛平,主傷寒煩熱,淋瀝,邪氣疝,喉痹乳難,金瘡風(fēng)痙?!碧蘸刖爸^:“形似聚貝子,故名貝母”。
?
《本草綱目拾遺》將川貝與浙貝分開,謂川貝味甘而補肺,不若用象貝治風(fēng)火痰嗽為佳。治虛寒咳嗽以川貝為宜。
?
?
主要分布于中國西藏、云南和四川,也見于甘肅、青海、寧夏、陜西和山西,也分布于尼泊爾。通常生于林中、灌叢下、草地或河灘、山谷等濕地或巖縫中。
?
?
松貝??呈類圓錐形或近球形,高0.3~0.8cm,直徑0.3~0.9cm。表面類白色。外層鱗葉2瓣,大小懸殊,大瓣緊抱小瓣,未抱部分呈新月形,習(xí)稱“懷中抱月”;頂部閉合,內(nèi)有類圓柱形、頂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鱗葉1~2枚;先端鈍圓或稍尖,底部平,微凹入,中心有1灰褐色的鱗莖盤,偶有殘存須根。質(zhì)硬而脆,斷面白色,富粉性。氣微,味微苦。
?
?
青貝??呈類扁球形,高0.4~1.4cm,直徑0.4~1.6cm。外層鱗葉2瓣,大小相近,相對抱合,頂部開裂,內(nèi)有心芽和小鱗葉2~3枚及細圓柱形的殘莖。
?
爐貝??呈長圓錐形,高0.7~2.5cm,直徑0.5~2.5cm。表面類白色或淺棕黃色,有的具棕色斑點。外層鱗葉2瓣,大小相近,頂部開裂而略尖,基部稍尖或較鈍。
?
栽培品? 呈類扁球形或短圓柱形,高0.5~2cm,直徑1~2.5cm。表面類白色或淺棕黃色,稍粗糙,有的具淺黃色斑點。外層鱗葉2瓣,大小相近,頂部多開裂而較平。
?
?
【性味與歸經(jīng)】?苦、甘,微寒。歸肺、心經(jīng)。
?
【功能與主治】?清熱潤肺,化痰止咳,散結(jié)消癰。用于肺熱燥咳,干咳少痰,陰虛勞嗽,痰中帶血,瘰疬,乳癰,肺癰。
?
【用法與用量】?3~10g;研粉沖服,一次1~2g。
?
【注意】?不宜與川烏、制川烏、草烏、制草烏、附子同用。
?
【貯藏】?置通風(fēng)干燥處,防蛀。
?
?
01
川貝蜜糖燉雪梨
?
?
原料:雪梨4個,川貝母粉約24g,蜜糖適量。
?
做 法:
①雪梨連皮洗凈,上部連蒂橫切,開成為蓋,梨下截去心,加入川貝粉、蜜糖,蓋上連蒂的雪梨蓋,用牙簽封好。
②把梨放入燉盅,用中火燉約2小時即可食用。
?
02
川貝蒸梨/蘋果
?
原料:?梨/蘋果3個,川貝母粉15g,適量冰糖。
?
做法:
①梨/蘋果洗凈后,在梨/蘋果的上1/4處橫著切開,上部分做蓋,將核挖去,待用;
②將川貝粉,分別放入3個梨/蘋果中,里面放入冰糖,蓋上蓋;
③將梨/蘋果放入蒸鍋,用旺火蒸1小時取出,梨汁/蘋果汁和果實一齊食用。
?
03
川貝燉鷓鴣
?
原料:鷓鴣700g、光雞300g、火腿30g、川貝粉12g、龍眼肉20g、生姜2片、食鹽3g、雞精2g、味精4g、濃縮雞汁2g、花雕酒3g
?
做法:
①先把鷓鴣脫毛,開膛去內(nèi)臟,光雞斬件,火腿切方粒,然后一同焯水去血污。
②把所有原材料裝入燉蠱,燉約4小時。
③將所有調(diào)味料放入燉好的湯中,調(diào)勻即可。
?
【特別提示】燙鷓鴣時水溫不要超過70℃,否則鷓鴣會脫皮。
?
04
川貝蒸甲魚
?
原料:甲魚500g,川貝粉5g,黃酒5g,鹽3g,花椒2g,姜5g,大蔥8g。
?
做法:
①將甲魚宰殺,洗凈。
②甲魚放入蒸缽中,加入雞湯,川貝粉、鹽、料酒、花椒、姜、蔥,上蒸籠蒸1小時即成。
?
05
川貝萊菔茶
?
原料:川貝粉50g,萊菔子50g。
?
做法:將川貝粉和萊菔子粉混勻后,取3g藥粉裝茶袋,用沸水沖泡飲用即可。
?
(溫馨提示:本文僅供參考,中醫(yī)講究辨證施治,因個人體質(zhì)不同,用藥需謹慎,請在醫(yī)生的指導(dǎo)下用藥。)
?
本文由永剛飲片(YGYP2014)整理自網(wǎng)絡(luò),無法核實原作者,如涉及侵權(quán),請聯(lián)系后臺刪除,謝謝合作。
圖片來源:攝圖網(wǎng)正版圖庫
上一篇:?永剛識中藥——麥冬
下一篇:?永剛識中藥——百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