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訊中心
informationCentre頭痛、咽痛、口干、鼻塞、咳嗽……中后期了,目前很多小伙伴依然還有相似的癥狀,看似好像好了,可因為身體還未全面恢復(fù),各種癥狀斷斷續(xù)續(xù)實在煩人。但又無法一直吃藥,只能慢慢調(diào)養(yǎng)。這個時候身體抵抗力正弱,所以在“陽康”初期,絕不能掉以輕心。
?
?
因此針對中后期調(diào)養(yǎng),小編整理了一份食養(yǎng)指南,小伙伴們可以在家自己制作,簡單實用!
?
在選擇食養(yǎng)方之前,我們可以通過自我查看舌頭與臨床主癥分寒熱。針對不同體質(zhì),對癥調(diào)養(yǎng)。
?
舌淡胖或有齒痕潤澤,平素怕風(fēng)怕冷,手足不溫多為偏寒體質(zhì);口干口苦,目赤、手溫舌紅舌面干為偏熱體質(zhì)。
?
?
配方:菊花10克,桑葉10克,薄荷5克。
?
做法:將菊花、桑葉過水去塵,放水鍋中涼水泡10-15分鐘,水煎10分鐘后,加薄荷,續(xù)煎5分鐘,關(guān)火取汁。代茶頻飲。
?
功能:解表發(fā)散風(fēng)熱,適用于發(fā)熱頭痛,口干咽痛。
?
注意:風(fēng)寒感冒忌用,忌用忒過、銅鍋煎煮。
?
?
材料:雪梨1個,花椒15粒。
?
?
做法:把雪梨從上1/3處切開,掏出梨心,用筷子在梨肉扎一些小孔,放入花椒,加適量清水,蓋回梨的上部。把雪梨放入到燉盅里,罐內(nèi)加水沒過梨。隔水慢燉1小時,挑去花椒,吃梨喝湯。
?
功效:全方生津潤燥而不寒涼,對于患有咽癢、干咳、聲嘶的人來說,再適合不過。
?
小貼士:
1.花椒的量可憑個人情況加減,如平素易上火的朋友,花椒可酌情減量至10粒;體質(zhì)虛寒的朋友,花椒可加至20粒。
2.如果喝了感覺有點嗓子發(fā)緊,說明花椒放多了,再加一個梨和適量的水再煮一下,把花椒味沖淡再喝。
?
?
材料:一個梨子、1-2克川貝粉、適量冰糖。
?
?
?
做法:把川貝粉放中間,加適量的冰糖,蓋上切下的部分用牙簽固定好,再把它放到碗中隔水蒸1小時左右,蒸好以后吃梨喝梨湯即可。
?
?
配方:梨1個,羅漢果半個,烏梅2顆(山楂3克)。
?
?
做法:將梨洗凈,切塊,入鍋加水,放入羅漢果、烏梅,煎煮完成即可飲用。
?
功效:養(yǎng)陰利咽,生津,適用于口干咽燥者。
?
?
組成:新鮮橙子1個。
?
?
用法:新鮮橙子在中上1/4處切下橙蓋,偏寒體質(zhì)加生姜2片,偏熱體質(zhì)加雪梨適量,蓋上橙蓋冷水上鍋蒸15分鐘,開蓋后飲用橙汁,食用橙肉。
?
功效:止咳利咽。
?
?
組成:大米50克,帶須鮮蔥頭(到蔥白部分)7-8根,生姜5片,陳醋適量。
?
?
用法:先將水煮開后加入大米、生姜煮30分鐘,然后加入蔥白,煮至米熟爛,最后加入陳醋5-10毫升攪勻,調(diào)味起鍋,趁熱服用。
?
功效:解表散寒,益氣和中。
?
其實痊愈后,身體就像打了一場硬仗。此時在中醫(yī)看來,雖然體內(nèi)邪氣已除,但正氣或多或少會受到一些傷害。建議可以選擇服用補中益氣湯來升陽舉陷,補脾和胃。
?
煎煮方法:黃芪15g、人參(黨參)15g、白術(shù)10g、炙甘草15g、當(dāng)歸10g、陳皮6g、升麻6g、柴胡12g、生姜9片、大棗6枚,用水300毫升,煎至150毫升,去滓,空腹時稍熱服。
?
另外,大家可根據(jù)康復(fù)后具體的不適癥狀,選擇相應(yīng)的中成藥治療。
?
?
?
一、同時出現(xiàn)多個癥狀者,可以分別熬制,錯開食用。
?
二、常見對癥食養(yǎng)知識 (同類食物可替換)
?
1.祛風(fēng)散寒:生姜、蔥、香菜、薺菜。
2.清熱解表:淡豆鼓、菊花、桑葉、薄荷。
3.清熱瀉火:苦菜、苦瓜、蕨菜、茭白、西瓜、淡竹葉、鮮蘆根。
4.清熱生津:甘蔗、檸檬、柑、番茄、蘋果、甜橙、荸薺。
5.清熱解毒:黃豆、綠豆、赤小豆、豌豆、黑豆、苦瓜、馬齒苑、薊菜、魚腥草、蒲公英。
6.清熱化痰:冬瓜子、白蘿卜、紫菜、、荸薺、海帶、海藻、海蜇、鹿角菜。
7.溫化寒痰:陳皮、生姜、杏仁、洋蔥、芥子、佛手、香椽、桂花。
8.止咳平喘:梨、枇杷、百合、杏仁、白果 (熟食,少兒不宜)、烏梅、藕。
?
(溫馨提示:本文僅供參考,中醫(yī)講究辨證施治,因個人體質(zhì)不同,用藥需謹慎,請在醫(yī)生的指導(dǎo)下用藥。)
?
本文由永剛飲片(YGYP2014)整理自網(wǎng)絡(luò),無法核實原作者,如涉及侵權(quán),請聯(lián)系后臺刪除,謝謝合作。
圖片來源:攝圖網(wǎng)正版圖庫
?